2023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梅州·梅江站)赛前采风(2):民俗篇
2023-10-25 上午 10:45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何月   
分享

  10月28-29日,2023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梅州·梅江站)将在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举办。自2016年赛事开办以来,本站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将第五次跑进梅州。

1

  梅州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在这里,中原迁徙传承下来的客家文化、峥嵘岁月里沉淀下来的红色文化、满载乡愁飘洋而来的华侨文化,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此外,梅州历史悠久,人文名胜众多,中原与岭南文化结合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俗和传统,包括山歌、汉剧、汉乐、鲤灯舞、杯花舞、烧火龙等。驿道君带你赛前了解不一样的风俗文化。

 

  梅州客家山歌

  山歌,即民歌中之一种,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据史料记载,唐代始有山歌之称,而梅州民间流传的歌仙“刘三妹的故事”也发生在唐代神龙年间,可知客家山歌之盛行,正是其时。梅州客家山歌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歌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

 2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唱腔有多种,包括梅州地区的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歌词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

  梅州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2006年5月,梅州客家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广东汉乐广泛流传于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

 3

  广东汉乐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迁时带来的中原古乐,有“中州古乐”之称,素有中原遗响之美誉,曲风典雅大气,古朴流畅。在与大埔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相融合的基础上,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其曲目丰富,分成五个类别:丝弦乐、清乐、汉乐大锣鼓、中军班音乐、庙堂音乐,按已整理出版的《广东汉乐曲目集》共有曲目826首。

  2006年5月,广东汉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是广东省汉族客家戏剧剧种、广东三大剧种(粤、潮、汉)之一,曾被周恩来总理誉称为“南国牡丹”。

 4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清代乾隆年间进入粤东,以潮州为中心,向邻近地区传布。其艺术风格与湖北汉剧有所不同,为显示区别,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1959年成立广东汉剧院,院址设在广东省梅州市。广东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种声腔,而以“西皮”“二簧”为主,此外还有昆曲、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曲调。广东汉剧的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个行当,各行当唱腔均有明显特点,舞台语言沿用“中州韵”、普通话,表演中唱、念、做、打的程式十分丰富。

  广东汉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文化及南方戏曲艺术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2008年6月,广东汉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

  木偶戏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以五华县最为著名,在我国古代又称傀儡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5

  五华县素有“木偶之乡”之称,其木偶戏是提线木偶,民间又称“悬丝戏”,明初由福建辗转传入,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清末民初十分兴盛,五华县有20多个木偶戏班,足迹遍及粤东大片地区。五华提线木偶造型精细,形体高大,高度约为90厘米,操纵木偶的线有14至20条。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其唱腔音乐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民歌、采茶小调等,对白则使用客家话或普通话。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2006年5月,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鲤灯舞

  鲤鱼灯是一种民间舞蹈,最早兴起于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的侯南村,现主要分布于大埔县的百侯镇及西河、湖寮镇的部分乡村,在河源市和平县、连平县一带也有流传。

  鲤鱼灯舞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它寄物寓意,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同时,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的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中,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对新的一年,新的岁月寄予美好的期望。

 6

  大埔鲤鱼灯舞的代表作是鲤跳龙门,它分为三个舞蹈小段,分别为“群鲤嬉春”“比比交尾”和“鲤跳龙门”。“群鲤嬉春”美于形,金鳞翩翩嬉水中;“比比交尾”富于情、亲情融融,以情感人;“鲤跳龙门”富于想象,同时也体现了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2007年6月,鲤鱼灯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杯花舞

  粤东客家地区的兴宁市为古兴宁县,明清时期道教活动甚为兴盛,杯花舞即为道教法事中的舞蹈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除分布于该县外,在龙川、平远、梅县、五华县一带也有流传。

 7

  原来以客家“五句板”说唱用的竹板进行击板伴舞,清末道士朱官祥以本地俗称“伯公杯”的瓷质酒杯代替竹板,使声音更清脆,演奏更富技巧性,成为兴宁道教舞蹈特有的道具。由一男舞者扮女装的觋婆嬷,另有二人伴唱和伴奏。舞蹈主要表现民间传说中陈、李、林姓三位奶娘到茅山学法除恶的过程,表演时觋婆嬷化身为三奶娘的合体,双手各持白瓷伯公杯两个,边唱边敲击瓷杯边舞。两手敲击瓷杯的动作主要有摇杯、打杯、转杯、磨杯、杯花出手等,舞者应和着舞步的节拍,以熟练的敲击技巧,使瓷杯交替发出清脆悦耳,富于节奏变化且别具韵味的音响。

  2007年6月,杯花舞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舞(埔寨火龙)

  埔寨火龙是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传统活动内容,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逢新春佳节,埔寨镇村民便会出钱出力制作火龙,并于元宵之夜在埔寨的龙身(地名)进行表演,以祈风调雨顺,吉利祥和,年年丰收,岁岁平安。火龙舞动时,居住在周边的数万名群众闻声来观,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民俗传统,世代传沿不绝。

 8

  火龙起舞于元宵夜或者农历的八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三个晚上,舞龙表演之前要先点燃“彩门”(彩门上有龙、凤、大红灯、横额、对联等)。接着,燃放鞭炮,“请龙”出海。“请龙”的仪式由一队赤膊坦胸手举火棍的火龙舞者随急促的锣鼓声在场上快跑三遍来完成。随着仪式的结束,火龙“出海”。火龙“出海”一般由绣球引路,近百名后生手擎“小龙”“金鲤”“龙虾”“鳖鱼”随后奔走。其表演过程包括烧火树(烧烟架)、烧禹门(鲤鱼跳龙门)、舞火龙(烧火龙)三项组成。

  2008年6月,龙舞(埔寨火龙)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