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粤古驿道——物质载体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践的创新
南粤古驿道属于物质载体型线性文化遗产,留下的一条条实体古道,讲述了广东移民的历史迁移故事。但相比大运河、长城等国内知名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南粤古驿道作为古道交通其幸存下来的文物遗存分散、不连续、保存本体路不长。这主要是因为广东水系发达,古驿道在珠三角等人口稠密地区走的多为水路,许多古水道并无线性物质载体可追寻;而陆路古道又因广东省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开发建设而遭到破坏损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为骨架的交通网建设不断完善,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广东过去由大巴、旅行团、独立景区等构成的传统旅游方式,人们开始依托自驾游自主选择旅游线路和目的地,各种主题的“线路游”逐步成为吸引要素。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古道上承载着的,是与本地息息相关的历史故事,如江门台山海口埠和汕头樟林古港则记载着本地华人华侨的文化,罗浮山古道展示了葛洪与中医药文化在罗浮山的故事。这些与本地密切相关的遗产和故事,为地方发展主题线路游提供重要载体。
同时,南粤古驿道两侧5km范围内覆盖了1320个省定贫困村(原),约占全省2277个贫困村(原)总数的60%。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自信战略的政策叠加下,在蓬勃发展的新兴旅游休闲市场的推动下,南粤古驿道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2016年广东省正式启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2017年开展8条示范段的保护修复,2018年推进11条重点线路修复,2019年新增拓展了5条重点线路,2020年广东省重点推进南粤古驿道高品质体验和高效能利用。经过五年多的省市联动,南粤古驿道已成为集文、旅、体一体的广东新品牌。
回顾五年来南粤古驿道作为物质载体型线性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利用历程,正是广东立足省市各地实际情况和古道特质,从无到有、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探索创新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3.1 立足整体视野开展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
南粤古驿道也不仅仅是指古道石板(块)路,还包括历史上人们迁徙往来而修筑的古亭、古碑、古桥、古码头,人们驻留聚居的沿线的古村落,以及发生在古道上的各种历史故事。因此,南粤古驿道跳出了原有单点式的保护模式,而是站在区域视角下开展线路整体挖掘和保护修复工作。
广东省动员各部门及村镇居民共同开展古道本体、古亭、古桥、古碑等相关遗存挖掘工作。根据“研史勘地”思路,整理研究广东府县志辑51册,获得地方提供口述历史资料十余份,专题研究报告两份,整理关于地方历史、相关事件、相关人物、历史建筑、非物质遗产等相关书籍近50册。在古道实际勘探过程中,还总结了包括“四位一体”调查法、“历史地理成果+地形图”路线调查法、“修建材料残存量定量分类法”和五色图法在内的调查研究方法。
《保护修复指引》明确了26种古道修复的典型做法、保护范围管控要求、相关遗存修复指引、空间环境提升要求、服务配套设施设置指引、施工图图则规范性表达等,对不同类型的古道本体、排水沟、水工设施及护栏路牙、挡土墙等其它设施从材料选择、尺寸控制、铺设技法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切实保障了古驿道修复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广东召开多次现场会,组织指导组每月前往各地进行现场指导,南粤工匠们也在实际古道修复工作中积累经验、创新探索,不断优化《保护修复指引》,使《保护修复指引》更加契合实际工作。
在《保护修复指引》以及技术指导组的指导下,南粤古驿道18条、28段古驿道重点示范段、4大古港以及5个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其中西京古道、梅关古道更是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方面,在保护修复古道本体的同时,部门协同开展了古道沿线农村危房改造、水道治污等系列工程,发挥政策资金叠加效应,显著提升一批南粤古道沿线村居环境,促进了村民返乡和社会关注。如,澄海樟林古港将古出海口、古港河保护利用与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古港河两边违章搭建物、农村危房改造、古民居修复、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结合起来,全力构建“路净、村美、水净、岸绿、灯亮、空气更清新”的生态宜居古村落。
广东省结合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工作,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古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如,江门台山海口埠曾是台山的水上交通枢纽之一,见证了百年前老一代华侨漂洋过海的艰苦奋斗史。以古驿道活化利用契机,台山聚焦“银信”文化,收集整理历史银信1071件,深入挖掘当地银信文化,将台山侨批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观赏、立体化的信息载体,打造纪念广场、银信柱等,重唤当地居民对侨文化的记忆[18]。
3.2基于文旅线路的联动作用,通过规划设计促进联动整合的活化利用
3.2.1构建古道线性联动空间模式
通过借鉴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可知,线性文化遗产的主题关联性是最重要的,不应被空间形状束缚[19],可以是美国历史文化游径的“实体游径”,为游客提供可徒步可骑行的休闲游憩通道;可以是欧洲文化线路的“时空关系”,通过同一主题合作框架整合分散资源、展现欧洲共同价值观;可以是大运河的“遗产廊道”,通过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形成了区域遗产景观。
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的区域线路,保存下来的遗存多为沉睡在山林间的一段段分散的古道本体。因此,南粤古驿道构建了“虚实结合”形式:修复保留下的古道本体,以历史迁徙方向及文化主题为关系虚线,粘合起分散在南粤大地上的古道本体遗存及沿线村镇资源,共同展示南粤古驿道迁徙传播的整体历史意义和文化形象。
南粤古驿道空间模式图
同时,为了更好地整合周边文旅游憩资源,在线路设计方面提出了“8字形”双径复合道的组织形式。“8字形”双径复合道是指由历史文化体验径和户外运动休闲径交织伸延形成的功能差异、空间互联的组织形式:历史文化体验径是串联古驿道遗存、古村落、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沿线历史文化故事等,供历史文化展示和体验;户外运动休闲径是供市民户外运动、休闲的慢行路径,包括骑行径、步行径、田埂道、山林道等多种形式,串联沿线村落、自然景观、服务节点等。通过连接线打造两条交织路线,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20]。
8字型双径复合道(图片来源《广东绿道的两个走向——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对广东绿道发展的意义》)
3.2.2推动古道资源活化利用
在南粤古驿道交通功能被现代公路、铁路取代后,缺少持续的使用和投入导致古驿道颓废、湮灭。在新时期“人们美好生活诉求”等新需求下,应结合现代都市人在运动、文化体验、贴近自然等方面的生活方式需求,活化利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国家地理风貌特征的古驿道系统,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为老百姓提供适应现代户外体育、乡村旅游需求的公共产品[21]。如,西京古道(乐昌段)沿线的华南研学(坪石)基地承载着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培正培道联合中学等学校的办学变迁史,通过旧址修缮、环境整治、特色空间打造等方式,将华南研学(坪石)基地打造为一个集历史展示、研学教育、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历史教育旅游片区,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
3.2.3促进乡村旅游线路发展
传统村落因古道而兴,南粤古驿道的走向与村落的布局呈现出显著的空间依赖关联。南粤古驿道依托文化吸引力,结合现状村道、乡道等连接线串联沿线特色村落、农耕景观、历史场所、自然环境等山、水、人、文“兴趣点”,打造多条以古驿道为载体、各具特色的线性乡村旅游产品,实现旅游资源的组合和要素的流动。如,广州从化钱岗古道古村风韵、南雄梅关古道丝路通廊等古驿道主题旅游线路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在古驿道文旅体活动助推下,农业农村的休闲观光、文旅体验、健康生态等多种功能得到进一步激发,大大推动了各种农产品的销售,如徐闻“菠萝的海”、仁化“堆花米酒”、乳源“荷花鱼”、东源“西瓜”等农产品受到游客热捧,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南粤古驿道旁的独特“乡愁”。
3.3建立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构建城乡联结的新型社会网络
南粤古驿道作为跨区域、大尺度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工程,覆盖全省多个地市,涉及自然资源、文广旅体、住建等多个部门,经过众多村镇。部门工作需要协同,省市工作也需要统筹,而古驿道的活化利用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推动沿线村镇走向脱贫致富。因此,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往往涉及多个区域和多方利益主体,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可将多方主体的利用和行动协同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已被现代经济网络边缘化的古驿道沿线地区通过多方参与的机制,与外部及相互间形成一个互相交流经验和学习的新平台,从而达到借助历史网络的联结,建立起面向现代社会的新网络,并在这个新型网络中实现自我的学习和提升,从而寻机打开致富之门。
3.3.1形成省市联动的工作体系
按照“省统筹指导、地方政府建设为主”的原则,建立省市联动机制。在省统筹层面,由省自然资源厅主管部门会同住建、体育、文旅等省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配套政策研究、资金扶持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在地方政府建设层面,各地市组织编制《规划设计》,对包括梅关古道、西京古道在内的18条重点线路进行了规划设计,完善了“全省古驿道总体规划—地市古驿道示范段详细设计—示范段施工图设计”等纵向规划编制体系。在《规划设计》指导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明确古驿道保护修复、维护管养及运营管理工作牵头单位,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行政辖区内的南粤古驿道工作;协同发改、住建、文广旅体等有关部门发挥职能效力,形成良好工作沟通反馈机制,共同做好南粤古驿道线路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和维护管养工作。
3.3.2建立三师志愿服务机制和组建技术指导组
广东省高度重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形成了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志愿服务机制。一方面,志愿者们发挥专业特长,高效实干参与到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工作,开创并常态化推进“一对一帮扶”“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大师小筑”“美丽宜居乡村行动”等专业服务品牌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志愿优势,通过集中开展讲座、交流等方式为古道沿线老百姓进行科学普及激活古道沿线村民能动性,引领全民参与推动南粤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孵化,形成了广东省乡村振兴建设性力量。
同时,省组建了由有关部门、技术人员、高校老师、三师志愿等专家学者组成的多支技术指导组,每月定期前往各地指导古驿道保护修复工作。指导组的专家学者们不仅在工程上进行指导,还在理论研究上迸发新的火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表了关于南粤古驿道主题的论文有201篇,引发全省11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动申报古驿道研究中心,对古驿道沿线历史地理空间流动、交通工具变化规律、动植物品种变更、古代道路减灾措施等新领域进行研究探索,进一步丰富学术内涵。
3.3.3鼓励沿线村民、企业参与共建
南粤古驿道改变传统的仅依托政府修复管理遗址模式,而是借助古驿道构筑跨专业、跨领域的交流网络,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如,乳源村民自发组织清理古道沿线杂草,延续了“九月除道,十月成梁”的传统习俗。在连州,南粤古驿道志愿者邀请村民一同制作古驿道标识、改造沿线农房,让村民进一步了解南粤古驿道的工作意义,宣传了科学的农村建设理念,村民借助活动接触到新事物,从思想、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帮助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美好家园。古道沿线的特色民宿、采摘园、农家乐等乡村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古驿道旅游开发中,共同推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4 以活动激活场所,以体验传播价值
广东发挥古道“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属性,结合现代人们喜爱的踏青、运动、文创、写生等活动方式,策划了系列“古驿道+”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举办以南粤古驿道以及沿线古村落为载体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古驿道体育赛事,在奔跑中体验驿道之美;另外,还举办艺道游学少儿绘画大赛和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通过活动将古道文化进行传播和文化产品转化,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等主题活动更是将创意设计与市场运营结合起来,借助市场力量转化为文创产品,弘扬南粤优秀传统文化,如2018年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年度优秀作品《八珍娘酒礼盒包装设计》得到市场公司青睐,并出资购买该设计的知识产权。
四、结语
线性文化遗产内涵丰富、类型多元,从遗产族群的空间形态来看,可分为物质载体型线性文化遗产和时空关系型线性文化遗产。广东省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南粤古驿道属于物质载体型线性文化遗产,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属于时空关系型线性文化遗产。
从绿道到线性文化遗产,标志着广东在线性空间建设方面的不断创新探索。南粤古驿道依托古道的实体线路串联整合沿线的文化遗产和其他资源,构建“线路联动”的空间组织模式,并开展了立足整体视野的遗产族群保护、基于文旅线路的联动发展、建立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机制等工作。已被现代经济网络边缘化的古驿道沿线地区通过多方参与的机制,与外部及相互间形成一个互相交流经验和学习的新平台,从而达到借助历史网络的联结,建立起面向现代社会的新网络,并在这个新型网络中实现自我的学习和提升,从而寻机打开致富之门。
参考文献:
[18]肖宇,蔡穗虹,邱衍庆,张砚婷.探索“以道兴村”的广东模式——南粤古驿道推动乡村振兴之实践[J].中国勘察设计,2018(07):36-39.
[19]梅耀林,周岚,张松,王引,武廷海,袁锦富,袁昕,唐曦文,史怀昱,余建忠,王春.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J].城市规划,2019,43(05):40-47.
[20]马向明,杨庆东.广东绿道的两个走向——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对广东绿道发展的意义[J].南方建筑,2017(06):44-48.
[21]许瑞生.线性遗产空间的再利用——以中国大运河京津冀段和南粤古驿道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16(05):76-87.
相关阅读: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的广东探索(上)
(原文2023年4月23日发布于公众号“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署名为马向明、廖泽群,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