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岭南学人在粤北留下的“青春记忆”:战火中的“吃穿住学”
2020-05-06 上午 10: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广州日报”   
分享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 八十多年前的隆隆炮声中,一群岭南先师率领大批粤港澳学子从珠三角各地风尘仆仆赶抵粤北韶关、坪石、乳源等地。他们在战火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同呼吸,共脉动,历尽艰辛而办学不辍,铸就了岭南高等教育的奇迹。

1

  韶关乐昌坪石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去年9月正式挂牌后,韶关文史研究人员近日通过大量实地走访、寻找亲历者口述、广泛搜集资料等方式,形象还原了当时鲜为人知的战时广东师生们的生活场景。

  住:“文士路的月色,怀士堂的琴声”

  1938年,广州沦陷后,广东省政府迁往粤北,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也从广州迁到了韶关,韶关成为战时的广东省会和抗战中心。随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学校纷纷迁至韶关招生办学。

2

  1940年10月,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于战时后方西南澄江“逆行”迁回东南前线粤北坪石(今乐昌市坪石镇)。坪石环境优美,溪水环绕,许多学校迁来后,坪石得“粤北文化城”的雅号。

  中大的各学院围绕坪石100里范围内分布,学校的总办公厅、研究院、先修班、学生贷金审查委员会设在坪石镇。文学院初设在乳源县清洞乡,后因生活不便迁至铁岭;法学院先是设在乳源县武阳司(今属乐昌),后迁至车田坝;师范学院设在乳源县管埠(今属乐昌);理学院设在坪石附近的塘口;工学院设在坪石西南的三星坪和新村;医学院为方便学生实习故设在乐昌县城;农学院则设在湖南宜章的栗源堡。

  学校的部分住房为租赁民房、修缮庙宇、祠堂、书院而成,新建房屋则利用当地的杉木、杉皮、竹子作为建材,以泥土造墙,禾草作顶。室内一应家具均为竹制品,在竹床上铺设禾杆草作褥子。冬天粤北山区天气阴冷,气温常在零度上下,房屋时常四面透风,学生只能靠着棉褛御寒。

  当时全国抗战正酣,学校也做好预防空袭的准备,将山顶的白壁圆形碉楼的最上层改为临时情报台,与坪石情报台联络。在情报台上支起树干,如遇空袭等情报,根据紧急程度会在树干上支起若干个大竹筐,各学院瞭望哨发现警报,便立即组织师生疏散和隐蔽至防空洞中。

3

  1942年,私立岭南大学、东吴大学迁徙到曲江大村(今犁市镇大村)开展招生教学。大村原有60多间茅屋和一些临时性的房子,岭大在此基础上新建了40多间新房。房屋为“竹织批荡”,即用竹条变成块,抹上少许石灰与茅草碎混合的黄泥,便是墙壁。窗户没有玻璃,只用一块木板。其中怀士堂(礼堂)为司徒卫精心设计的杰作。

  校址分配以怀士堂(礼堂)之东为大学部建筑处,其西南则属诸附中,附中以原有棚屋为主,改建可用,大学部分则旧舍较少,新建居多。在大村的这些建筑依然用广州康乐校园里那些建筑的名字,如格兰堂、怀士堂、马丁堂、荣光堂、十友堂、爪哇堂、哲生堂、谭礼庭同学屋、马应彪招待室等。为与村名大村区分,岭大将这片区域命名为“岭大村”。

  据学生回忆:大礼堂建在山腰,礼堂里有一架钢琴,常常有人弹奏。每到月夜三五成群的青年学子,散步在林荫道上,有“文士路的月色,怀士堂的琴声”之说。

  学:大师云集,读书与实践相得益彰

  “坪石先生”是谁?是音乐大家马思聪;是名满天下的抗日歌曲《杜鹃花》的创作者黄友棣;是被称为中国的“大学语文之父”的徐中玉;是中国图书馆奠基人之一杜定友;是学贯中西、文理皆通的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开创者黄际遇;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是百科全书式学者朱谦之;是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的卢鹤绂;是确立“珠江三角洲”地理学说的地理学大师吴尚时……

4

  战时教材缺乏,没有课本和资料,“坪石先生”上课只在黑板上写提纲,全靠学生听讲记笔记。晚上,学生就在菜油灯下继续学习。为了配合抗战,当时许多学校开设了许多与抗战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课外实践,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中大仍坚持资助师生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并深入偏远地区开展调研,收集了大量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资料。

  在外出考察的过程中,师生也向当地居民宣扬抗战思想、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如中大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师生多次前往粤北地区,以及广西边区蒙山、修仁等地,体验瑶族边民的生活,考察瑶人的体质、语言、文化等问题;法律学系四年级司法考察团全体团员赴耒阳、衡阳、衡山、长沙、桂林等地考察当地法院、监狱等司法情形。

  中大还长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如特邀知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主讲魏晋南北朝史,为期一个星期里每天讲述一个专题;文科研究所邀请知名学者杨东莼讲演《中国文化史》;工学院邀请西北大学郑德鸿教授作《薄钣理论之最近发展》等等,不胜枚举。

  据中大学生回忆,当时坪石街上的神州国光社、生活书店还可以买到王亚南和郭大力合译的《资本论》,及沈志远所著的《政治经济学》,还有亚当·斯密、李嘉图的一些译著,这些书在思想禁锢严重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在坪石四年的时间里,中山大学地下党员的人数从最初的100人左右,到1944年先后分批组织了党员和进步学生约200人参加东江纵队,奔赴抗日前线。这也充分证明了地下党员在中大实施“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效果。1945年初,战火即将蔓延至坪石,情报显示日军有包围坪石之势。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农学院、培联中学等学校被迫紧急疏散,分路突围,撤离坪石。

5

  岭南大学校内学生活动极为丰富。学术方面,每周都有各种问题或时事演讲会、座谈会、讨论会,还有专题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等,研学之风至盛;学校每两周举办大学周一次,邀请名流来校讲学,每星期一纪念周则由教授轮流担任,学生对此兴趣亦浓。娱乐方面,有各班社的戏剧比赛,表演会、音乐会、运动会等,并时常邀请乡民参观。其他方面还有学生主办的“岭南周报”和文学院主办的旬刊相继出版,还曾筹备恢复“南风”刊物。

  课余:邀乡民参加音乐会,往空军基地劳军

  岭大的各类戏剧社团活动十分丰富,学生曾排演过大量的剧目。粤剧《胡不归》、俄国名剧《蠢货》《钦差大臣》、法国名剧《哑妻》《油漆未干》、话剧《划了十字的地方》《长夜行》,都曾在大村排演过。其中有一出名叫《向祖国》的独幕剧,剧情说的是上海沦陷,租界变成孤岛之后,上海教育界形形色色人物的表现。司徒卫先生看了之后很感动,他说那是他的亲身经历,唤起他一段不寻常的回忆。

6

  岭南大学成立了“岭南歌咏团”和“银乐团”,乐团定期排练,并多次参加校内外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得到极高赞誉。除了在校内表演,还曾有两次盛大演出,一是歌咏团赴湖南衡阳当时的中国空军基地劳军,二是在韶关青年会为募捐岭南周报及南中期刊经费演出。音乐社团首次对外演出在曲江青年会,歌咏团、管弦乐团、银乐队齐齐演出。歌咏团通常演唱不同类型的曲目:中国民歌——目连救母;抗战歌——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等。

  岭南大学十分注重开展体育活动。虽然学校所处的位置在山坡上,四处樟树环绕,使得很多球场的长宽尺寸都不符合规格,但是学生仍然兴致勃勃的开展篮球、排球等赛事。同时,学生将一些坡道较缓,弯道较小,长不到80公尺的林间小路拓宽作为跑道,据当地村民回忆,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学生在跑道上进行晨跑。

  吃:猪油、酱油拌饭成为师生们难得美味

  坪石作为当时中山大学校本部所在地,也成为了学生们的集中地。在每周六的下午,学生们就从各个院系涌向坪石,镇上的老板们都掐着手指头算着周末的到来,每到那时候,商铺内的商品都格外亮堂。牛奶店、咖啡店、面包摊、水果摊,都应学生的需求而出现。

7

  而在岭大所在大村,当时也建有许多“茶馆”。许多的学生回忆录也曾提到:在大村有两间餐室,一间叫“彼德餐室”,店主名Peter,是印尼回来的华侨,专做西餐和西饼等食品。另一间为中餐厅,叫“和记”。部分学生还自己经营了“八角亭”、“ABC”等餐室。村里还有一间樟林饭店和一间简陋些的泗合饭馆。广东人喜食“糖水”,对于学生而言,晚上到“彼得”吃碗番薯糖水或绿豆沙,或是去“八角亭”吃一碗炖双皮奶,已算是不俗的享受。

  除了去坪石街和各学院串门外,学生在周末还喜欢到附近野餐或旅游。一般两三名学生挑起一担炊具,在院内各处走一走,就有参加野餐的同学聚拢过来,人们一起在附近墟市买些简单的食材便出发游玩。

  战时各类物资紧缺,学生生活十分艰苦。日常根本不可能添置新衣,衣服破了只能缝补。穿的皮鞋底利用报废汽车轮胎制作,即使鞋面破损,鞋底还会继续使用。日常饮食以糙米饭为主,辅以豆类、番薯、蔬菜等。因为平时饭菜缺乏油水,肥肉大受欢迎,学生常以猪油、酱油拌饭。

  在岭大,每天学生的膳食大约是这样:早餐吃粥和一点咸菜,午晚餐每人有四两菜三钱肉,米饭可以吃个饱。因为战时牛只缺乏,所以当时的政府下令在“逢五”的日子方能宰牛,是为“牛期”。当地米粮供应不足,岭大还派师生代表去湖南长沙买米。大米由火车运抵仙人庙时,大中学全体师生总动员,迅速把大米经过那条崎岖的石路运回校内。据学生回忆:在运米路上,还成就了一段姻缘,某位男同学帮女同学抬米而相识,两人谈笑着走回校园,一见钟情。

 

  (原文刊登于“广州日报”客户端,作者为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瑜,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